一.创业融资的概念
创业融资是指创业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及资金运用情况出发,根据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或方式筹集资金,以满足后续经营发展需要的一种经济行为。
创业企业筹集资金的基本目的在于满足企业扩张或者还债的需要,同时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去进行。
(一)做好融资前的准备
创业者一定要在融资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对融资过程有一定了解,建立和经营个人信用,积累自己的人脉资源,学习估算创业所需资金的方法,了解各种融资渠道,熟悉创业计划书的结构和编写策略,提高自己的谈判技巧等,以提高融资成功的概率。
(二)计算创业所需资金
创业者必须明白,企业所使用的资金都是具有一定成本的。这并不是说筹集的资金越少越好,因为任何一家顺利经营的企业都需要基本的周转资金,如果筹集的资金不足以支持企业的日常运转,则企业会面临资金断流,进而导致破产清算;但也不意味着筹集的资金越多越好。因此,创业者在筹集资金之前,要能够运用科学方法准确地计算资金需求量。
(三) 编写创业计划书
编写创业计划书是一种很好的对未来企业进行规划的方式;在创业计划书中,创业者需要估计未来可能的销售状况,为实现销售需要配备的资源,并进而计算出所需要的资金数额。
(四) 确定融资渠道
确定了创业企业需要的资金数额之后,创业者需要进一步了解各种融资渠道的优缺点,根据筹资机会的大小,以及创业者对企业未来的所有权规划,充分权衡利弊,确定所要采用的融资渠道。
(五) 展开融资谈判
创业者首先要对自己的创业项目非常熟悉,充满信心,并对潜在投资者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出猜想,事先准备相应的答案。在谈判时,要抓住时机陈述重点,做到条理清晰。另外,还应向有经验的人士进行咨询,以提高谈判成功的概率。
三.创业所需资金的计算
(一) 投资资金
投资资金发生在企业开业之前,是企业在筹办期间发生各种支出所需要的资金。投资资金包括创业企业开业之前的流动资金投入、非流动资金投入,以及开办费用支出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在计算投资资金时,大部分创业者均能想到购置厂房、设备及材料等的支出,以及员工的工资支出,但常常会忽略诸如机器设备安装费用、厂房装饰装修费用、创业者的工资支出、业务开拓费、广告费等开业前可能发生的其他大额支出。
(二) 营运资金
营运资金主要是流动资金,是创业企业开始经营后到盈亏平衡前创业者投入企业的资金。计算营运资金需要根据企业未来的销售收入、成本和利润情况来确定,通过财务预测的方式实现。
1.测算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转让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业务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对创业企业营业收入的测算是制定财务计划与编制预计财务报表的基础,也是计算营运资金的第一步。
2.编制预计利润表
利润表是用来反映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该表是根据“收入-费用=利润”的会计等式,按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的顺序编制而成的,是一个时期的、动态的报表。
创业者在编制预计利润表时,应根据测算营业收入时预计的业务量对营业成本进行测算,根据拟采用的营销组合对销售费用进行测算,根据市场调查阶段确定的业务规模和企业战略对创业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管理费用进行测算,根据预计采用的融资渠道和相应的融资成本对财务费用进行测算,根据行业的税费标准对可能发生的营业税费进行测算,以此计算创业企业每个会计期间的预计利润。
3.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总括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的报表。该表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基本等式,依照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大类列示,并按照一定要求编制的,是一个时点的、静态的会计报表。
创业者在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时,应根据测算的营业收入金额和企业的信用政策,确定在营业收入中回收的货币资金及形成的应收款项,根据材料或产品的进、销、存情况确定存货状况,根据投资资本估算时确定的非流动资金数额和选择采用的折旧政策计算固定资产的期末价值,根据行业状况和企业拟采用的信用政策计算确定应付款项,根据估算的收入和行业税费比例测算应交税费和预计利润表中的利润金额确定每期的所有者权益,并可据此确定需要的外部筹资数额。
四.创业融资的渠道
(一) 私人资本融资
1.个人积蓄
创业者的个人积蓄是创业融资最根本的来源。几乎所有的创业者都向他们新创办的企业投入了个人积蓄。
2.向亲友融资
向亲友融资也是创业融资的重要渠道,在创业中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二)机构融资
1.向银行借款
比较适合创业者的银行借款形式主要有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两种。
2.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借款
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指以发行股票和债券、接受信用委托、提供保险等形式筹集资金,并将所筹资金用于长期性投资的金融机构。
3.中小企业间的互助机构贷款
中小企业间的互助机构是指中小企业在向银行融通资金的过程中,根据合同约定,由依法设立的担保机构以保证的方式为债务人提供担保,在债务人不能依约履行债务时,由担保机构承担合同约定的偿还责任,从而保障银行债权实现的一种金融支持制度。
4.交易信贷
交易信贷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活动和商品交易中,由于延期付款或预收货款所形成的企业间常见的信贷关系,通常也称为商业信用。企业在筹办期及生产经营过程中,均可以通过交易信贷筹集部分资金。
5.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风险和报酬的租赁。融资租赁是集融资与融物、贸易与技术更新于一体的新型金融业务。
(三)风险融资
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是指由专业机构提供的投资于极具增长潜力的创业企业并参与其管理的权益资本。从投资行为的角度来讲,风险投资是具备资金实力的投资机构或投资家,对具有专门技术并具备良好市场发展前景,但缺乏充足资金的创业型企业进行资助,以此帮助其实现创业计划,并相应承担该阶段投资可能失败的风险的投资行为;从运作方式来讲,风险投资是由专业化人才管理的投资中介向具有较大潜力,但同时也蕴藏着失败风险的创新型企业投入风险资本的过程,也是协调风险投资家、技术专家、投资者的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种投资方式。
(四)天使投资
天使投资是指自由投资者(个人)或非正式风险投资机构(团体)对有发展前景的原创项目构思或初创期小企业进行早期权益性资本投资,以帮助这些企业迅速启动的一种民间投资方式。
(五)政府扶持基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政府对创业的支持力度无论从产业的覆盖面,还是从政府对创业者的支持额度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展,由政府提供的扶持基金也在逐步增加。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专项基金,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根据中小企业和项目的不同特点,创新基金支持方式主要有贷款贴息、无偿资助、资本金投入等。另外,科技部的“863计划”、火炬计划等,每年也会有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是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安排的专门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专项资金。
五.创业融资的选择策略
(一)股权融资
股权融资是指企业的股东愿意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的股东的融资方式。股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但新股东将与老股东同样分享企业的赢利与增长。股权融资的特点决定了其用途的广泛性,既可以充实企业的营运资金,也可以用于企业的投资活动。广义上的股权融资包括内部股权融资与外部股权融资。内部股权融资主要是企业的内部积累;外部股权融资包括个人积蓄、亲友投入、合伙人资金和天使投资等。
(二) 债权融资
债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借钱的方式进行融资,对于债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首先要承担资金的利息,另外在借款到期后要向债权人偿还资金的本金。
(三)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比较
创业者在筹集资金时应对二者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并考虑企业的资金需要量、资金的可得性、宏观理财环境、筹资的成本、风险和收益,以及控制权分散等问题来进行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