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产品开发的基本方式
(一) 独创方式
从长远考虑,企业开发新产品最根本的途径是自行设计、自行研制,即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产品。
从策略上讲,这种方式是要跳出传统市场激烈竞争的“红海”,或者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采用新原理、新技术、新结构开发出全新产品,开辟属于自己的“蓝海”市场。这类创新产品的开发多属于发明创造,是投资大、风险高的产品开发之路,开发与试验的时间长,需要具备良好的科研基础和雄厚的技术力量,掌握高效率的产品开发流程。
(二)引进方式
技术引进是开发新产品的一种常用方式。例如,我国汽车行业中的一汽大众、上海大众等采取合作生产的方式,引进技术。企业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很快地掌握新产品制造技术,减少研制经费和投入的力量,从而赢得时间,缩短与其他企业的差距;但引进技术也不利于形成企业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竞争力。
(三)改进方式
改进方式是以企业现有的产品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需要,采取改善性能、变换形式或扩大用途等措施来开发新产品。采用这种方式可以依靠企业现有的设备和技术力量,开发费用低,成功把握大;但是长期采用改进方式开发新产品,会影响企业竞争能力的培育和长远发展。对创业企业来说,有可能是在引进产品或市场其他现有产品的基础上改进,但必须注意知识产权问题。
(四)结合方式
结合方式是独创方式与引进方式的结合,是在对引进技术充分消化和吸收的基础上,与本企业的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引进技术的作用,以推动企业科研的发展、取得预期效果。这种方式适用于企业已有一定的科研技术基础,外界又具有开发这类新产品比较成熟的新技术可以借鉴的情形。采用这种方式开发新产品,既可使新产品具有先进性,又能促进企业自身技术开发的发展。
二.新产品开发的方向
企业开发新产品,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有效地分配在急需的开发项目上,使新产品开发取得最佳效果,关键在于准确地确定新产品开发的方向。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新产品开发呈现出多能化、系列化、复合化、微型化、智能化、艺术化等发展趋势。
企业在选择新产品开发方向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1.考虑产品性质和用途。
2.结合对消费者需求及其变化的充分了解,综合考虑价格和销售量。
3.新产品开发必须有适当的前瞻性,并且确保产品的生命周期与消费者需求变动的时间相协调,才能适应市场,实现市场目标。
三.新产品开发的流程
(一)调查研究阶段
用户的要求是新产品开发决策的主要依据。该阶段主要是提出新产品构思,以及新产品的原理、结构、功能、材料和工艺等方面的开发设想和总体方案。
(二) 构思创意阶段
(三)新产品设计阶段
产品设计是指从确定产品设计任务书起到确定产品结构为止的一系列技术工作的准备和管理,是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是产品生产过程的开始。
1.初步设计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编制设计任务书,经内部决策程序通过后,作为新产品技术设计的依据。
2.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阶段是新产品的定型阶段。
3.工作图设计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技术设计绘制出全套工作图纸,包括总图、零件图、部件图、产品装配图、安装图;制定通用件、专用件、标准间、外购件、外协件明细表和原材料、特种材料明细表;编制产品说明书和使用维修保养说明书等。
(四) 试制与评价鉴定阶段
试制阶段又分为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阶段。
样品试制阶段的目的是考验产品设计质量,以及产品结构、性能和主要工艺,验证和修正设计图纸,使产品设计基本定型,同时也要验证产品结构的工艺性,主要审查工艺上存在的问题。
小批试制阶段的工作重点在于工艺准备,主要目的是考验产品的工艺,验证它在正常生产条件下能否保证所规定的技术条件、质量和良好的经济效果。试制后,必须进行鉴定,对新产品从技术上、经济上做出全面评价,然后才能得出全面定型结论,投入正式生产。
(五)生产技术准备
该阶段应该完成全部工作图的设计,制定各种零部件和生产设施、生产环境的技术要求。
(六)正式生产和销售
在这一阶段,不仅需要做好生产规划、劳动组织、物资供应、设备管理等一系列工作,还要考虑如何把新产品引入市场,如研究产品的促销宣传方式、价格策略、销售渠道和服务等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