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成长周期
(一)初创期
初创期是一个企业不断摸索、学习和求得生存的阶段。这一时期,企业缺乏规范化管理,往往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经营方针也比较模糊。企业的经营管理处于不稳定状态中,经常被意想不到的危机所左右,没有明确的战略和成型的企业文化,总体来看,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处于一种不断摸索的状态之中。但处于这一阶段企业的创新能力也最强。
(二) 成长期
在这一阶段,企业产品开始为客户所接受,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企业销售能力增强。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在发展速度上可能会有波动,但总体上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然而,企业管理水平低下,员工们缺乏对企业发展方向的理解,缺少称职的管理人员,企业运行效率也不高,在销售额上持续增长但利润却没有起色。此外,人力资源管理也是一个问题,引进的职业经理人带来了职业化专业管理与企业家式管理的矛盾。
(三) 成熟期
职业型的企业家也开始进入企业,在成熟期,企业的灵活性和可控性达到平衡,兼有能力与自律、具有眼光又能自我控制,形式与功能也都达到了平衡。
这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能根据需求变化及时开发新产品,产品标准化有所提高,管理走向正规化,企业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都有很大的提高,并且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在公众中树立了形象。
这一阶段,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比较完善。不过稳定的经营状况保持一段时间之后,专业化管理也带来了管理上的僵化而缺乏活力,企业的创新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是因为各种极具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往往会使企业丧失活力并导致官僚主义的盛行。
(四)衰退期
衰退期是企业生命周期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具有以下特征:一是钱越来越多地花在了控制系统、福利措施和一般设备上;二是人们越来越强调做事方式,而不问所做的内容和原因;三是人们越来越拘泥于传统、注重于形式;四是企业内部越来越缺乏创新机制。
在衰退期,最为明显的行为特征是:企业内部冲突不断、谣言四起,企业各部门注意力集中到内部地位之争,人们强调的更多的是谁造成了问题,而很少考虑去采取补救性措施以解决问题。
二.新企业成长的驱动因素
(一) 创业者驱动
(二) 创业团队驱动
创业团队是影响新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
(三)市场驱动
1.供应商的竞价力驱动
供应商主要通过提高价格与降低单位产品质量来影响产品竞争力与新企业的盈利能力。供应商驱动力量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所提供给企业的投入要素,如原材料的稀缺程度、不可替代程度等,这种状况促使新企业必须找多家供应商,保证企业供应渠道畅通稳定,实现新企业成长。
2.消费者的满意度驱动
消费者通过压价或要求企业提供较好的产品或服务来影响企业产品竞争力与盈利能力。消费者对新企业成长的驱动力量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偏好的变化、消费者所需产品的数量、消费者购买其他替代产品所需的成本和消费者所追求的购买目标,这就促使新企业必须提供消费者所追求的产品或服务,不断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从而促进新企业成长。
3.新进入企业的威胁驱动
新进入企业的威胁程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新企业进入新领域的障碍大小,二是市场现有企业对于进入企业的反应情况。但新进入企业的竞争威胁会使新企业调整经营策略和营销方式,扩大批量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促进新企业成长。
4. 替代品的冲击驱动
5.行业内竞争者的竞争驱动
行业内竞争者的出现,促使新企业密切关注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调整企业的产品、服务和营销方式,加大创新力度,逐步实现产品的多元化和系列化,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新企业成长。
(四)组织资源驱动
组织资源一般是指企业的正式管理系统,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作业流程、工作规范、信息沟通、决策体系、质量系统,以及正式和非正式的计划活动等。充裕的组织资源与新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销售量和现金流量有直接的关系。一个新企业能够有效控制和科学利用组织资源,关注组织资源基本要素之间的契合度,在趋于合理的组织结构、再造整合的作业流程、日益科学的工作规范、准确有效的信息沟通等要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企业竞争优势,获得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率和销售业绩的提升,实现新企业走向成长与发展。
三.新企业成长管理的策略
(一) 整合外部资源,追求外部增长
1.缔结战略联盟
新企业可缔结垂直联盟,使在营销上下游环节上的不同企业以垂直一体化的形式共享利益、共担风险,长期合作,得以生存。例如,制造商与经销商或供应商联盟。新企业还可以缔结水平联盟,使不同行业的企业共同营销,共担营销费用,并在产品促销、营销宣传、品牌建设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例如,生产刀具的企业与生产厨房家电的企业联盟。
2.首次公开上市
当新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符合首次公开上市的要求,则可选择该方案。公开上市可为企业带来以下效益:首先,能为企业发展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所需要的大量资本,企业以增发股份等方式获取扩张资本,也获得企业再融资的能力,使其他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心得到增强;其次,可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可信度,企业上市,在接受投资者监督的同时,提升企业知名度,也提高企业在利益相关者心目中的可信度;再次,能为创业者和企业家在短期内创造大量财富,实现财富聚集;最后,可为企业员工和股东创造财富,赢得预期的资本流动性。
3.特许经营
当新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可有偿使用已成功创业的品牌、工艺、产品或服务,借助特许经营的方式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即通过特许经营化解企业在产品可信度、经营管理技能、资本需求、经营经验与市场营销知识、企业运营与结构控制等方面的风险。同时,创业者要在取得特许经营权之前对机会进行深入调查,避免高素质员工选聘难、管理监控不力给特许经营带来的影响。企业还可以通过合资经营、收购及兼并等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及时实现从创造资源到管好用好资源的转变
从创造资源到管好用好资源是指企业在开发创造各种生产经营必需资源的同时,采取必要措施,加强对各种资源的管理,并充分利用已开发的资源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实现创造与利用并举。
企业只注重创造资源,忽视对所创造价值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容易导致某些资源被企业内部的个人占用,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无形中企业也会培养出一批同行业竞争对手。相反,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树立创造资源、管理资源和利用资源并重的管理理念与经营思想,建立企业资源管理制度和资源利用监督机制,加强对企业核心技术人员与员工、核心技术、关键设备、客户关系等的管理,可以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企业利润保持在稳定的水平上,在同行业中赢得认可并占据优势。
(三)形成比较固定的企业价值观和文化氛围
企业价值观是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由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分享的价值观念,是企业成长与发展的灵魂。企业一般以口号、成语、隐喻、谚语等形式,将自身的价值观传递给员工,使员工明确企业的目标,领悟企业的精神,并努力把企业的价值追求内化为生产经营的实际行动。
(四)注重用成长的方式解决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用成长的方式解决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本质是推动并领导变革。随着新企业知名度提升,能吸引更多利益相关者的关注与信任,企业绩效、议价能力与社会地位在提高,企业与员工的财富在增加,但同时,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此时,新企业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问题。
(五) 从过分追求速度到突出企业的价值增加
新企业成长主要表现为规模的增长,具体体现在销售额的增长与利润的增加等。当新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要依靠企业经营结构、组织结构、技术结构等方面的更新与完善,依靠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变化和核心竞争力,使企业从过分追求速度向企业价值增加的方向转移和扩展,以获得最大的价值增值,获得长期稳定的增长。
打造企业品牌是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战略。企业经营实践表明,品牌可帮助企业产品或服务提高附加值,是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强有力手段。